盖世汽车 南杨2025-09-17
8月份,在成都车展的前夜,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曾在鸿蒙智行的一场发布会上宣布,已经成立独立运营的智界新能源公司,其还表示,奇瑞集团的所有资源要向智界倾斜,所有品牌要给智界让道。
而在昨天(9月16日)的又一场鸿蒙智行发布会上,北汽集团张建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北汽与华为的合作全面升级为科技全生态战略共同体,要为享界打造包括专属团队、专项资金等在内的五大专属生态体系,北汽也要ALL in享界了。 “没有北汽,也没有华为,只有享界”, 张建勇如是说。
享界S9T是北汽和华为深度合作后的首款新车,也是鸿蒙智行旗下的首款旅行车,不仅承载着北汽和华为在技术、制造与品牌层面高度协同的希望,更被寄予了打破中国旅行车市场"叫好不叫座"魔咒的期许。享界S9T共推出四个版本,增程版售价30.98万至34.98万元,纯电版售价32.98万至36.98万元。
图片来源:鸿蒙智行
北汽All in华为生态的战略决心
本场新车发布会上,张建勇董事长上台发言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多次喊出了很有传播力的"金句","余总出品,必属精品"、"余总是地表最强产品经理"、"支持享界S9T就是支持余总"、“北汽ALL in享界”等表述,显然都是很能调动业界情绪的口号,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主动为大家制造传播上的锚点,方便社交媒体迅速找到话题,形成不错的品牌传播效应。
图片来源:鸿蒙智行
目前来看,效果确实不错,行业报道这些金句的热情已经被调动。
北汽董事长的这些公开喊话,凸显出的不仅是对华为技术及余承东个人的高度认可,其实也很明确的折射出了北汽在新能源转型中的战略焦虑与突围决心。余承东作为华为终端BG董事长,曾带领华为手机登顶全球,如今又带着华为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控系统、电池系统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赋能汽车行业。而且很重要的是,华为与多家传统车企的合作,都已经“开出”不错的市场成果。余承东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鸿蒙智行的累计交付量已突破93万台,且连续14个月位居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榜首。
图片来源:鸿蒙智行
北汽这次在发布会上通过这类高度情绪化的表达,不仅强化了"享界"作为华为与北汽"亲生子"的品牌身份,也向市场传递出北汽将资源高度集中于这一合作项目的信号。
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在北汽极狐品牌市场表现迟迟未达预期的背景下,北汽在新能源赛道上急需一个能快速上量、能显著提振市场信心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而华为凭借鸿蒙智行生态的技术背书,已成为目前中国汽车行业中最具号召力的科技IP之一。
更关键的是华为一直强调不会造车,而是要帮助车企造好车,这种定位其实也让传统车企逐步放下了戒心,可以没有负担的与华为开展更加深度的合作。北汽拥有完整的制造体系和供应链能力,但在智能化、网联化方面相对滞后,与华为的合作正好弥补了这一短板。
通过绑定华为,北汽不仅可以获得技术支援,更可以借助其品牌势能快速建立用户信任。而且很重要的是,北汽这次和华为的合作模式还不同以往,二者这次形成了深度绑定的战略共同体,后续要深化转型的决心,表露无遗。
享界S9T的使命
北汽和华为更深层次捆绑后,推出的首款车型是享界S9T,使命不言而喻,瞄准的肯定是新的市场突破。
享界S9T定位是中大型旅行车,但其产品定义却远远超越传统旅行车的范畴。
从配置层面来看,S9T几乎堆砌了当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中的所有顶尖技术,体现出的是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定义能力。
辅助驾驶方面,S9T首发搭载HUAWEI ADS 4,配备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等36个高精度传感器,支持全场景辅助驾驶。按照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ADS 4系统在路况空间模型分辨率方面,相较于业界传统方案提升了100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环境感知和决策规划。系统还配备了全维防碰撞功能,不仅有前方碰撞预警,还能针对开门杀等场景进行预警和防护,显然,这次在安全领域,新系统的考量变得更加全面。
智能座舱方面,S9T搭载鸿蒙4.0系统,支持多屏联动与跨设备互联。整车屏幕数量最多可超过10块,可以创造更加沉浸式的数字体验,构建更真实的全场景智能氛围。音响系统方面,S9T也有亮点,新车配备华为悦彰·卓越系列音响,25单元扬声器可提供2080W的功率,发布会上,官方给出的对比结果显示,S9T的音频性能可直接对标百万级车型迈巴赫的柏林音响系统。
图片来源:鸿蒙智行
动力性能上,S9T增程版综合续航可达1305公里,最高纯电续航为354公里(Max版电池容量要小一些,纯电续航为251km)。纯电版统一标配100kWh巨鲸电池组,后驱版综合续航可达801km,四驱Ultra版续航也有701km。享界S9T全系标配空气悬架+CDC可变阻尼系统,支持魔毯悬架2.0,可通过华为途灵平台实现操控与舒适性的平衡。
图片来源:鸿蒙智行
豪华感的打造上,S9T同样有看点。全系车型采用NAPPA真皮座椅,副驾零重力座椅也是全系标配,座椅调整角度可达125°。后排座椅支持37°可调靠背,通风加热、10点按摩等功能,也延展到了后排。此外值得一提的是,S9T在设计中还特别强调"防晕车"体验,通过前排屏幕的布局创新和智能车身协同控制与扭矩自适应系统,直面新能源车用户普遍反映的晕车问题。
从产品定位来看,S9T虽然采用旅行车造型,但其本质上是一款融合了SUV通过性、轿车舒适性和旅行车实用性的全场景智能电动车。这种产品定义策略避免了新车与主流SUV和轿车的正面竞争,通过差异化定位开辟了新能源赛道上新的市场空间。
那么问题也来了,新能源旅行车究竟能否成为新蓝海呢?
从市场定位上看,享界S9T毫无争议是一款旅行车,而在中国市场上,旅行车(Wagon)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小众细分市场。
传统燃油时代的奥迪A6 Avant、大众蔚揽等车型销量有限;在新能源领域,当前的整体市场很火爆,但新能源旅行车市场则几乎是空白,此前已经走向市场的产品如蔚来ET5T、腾势Z9GT等虽有一定声量,但都还没有真正的形成规模效应。
从数据上看,中国市场上的旅行车总销量,可能还占不到整个乘用车市场1%的份额,其中新能源旅行车的份额更是微乎其微。这种市场状况与欧洲形成鲜明对比,欧洲市场,新能源旅行车可能也不多,但整体的旅行车市场却是相当成熟,在整体汽车销量中的占比相当高,个别国家可能有三四成的消费者都会选择旅行车。
在海外,旅行车颇受欢迎,证明了该类型产品在成熟市场上的潜力,但在当前的国内市场上,享界S9T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依旧是在试探一个尚未被充分验证的市场。但正如上文所言,新车的策略并非单纯依赖"旅行车"情怀,而是通过越级的尺寸(5160mm车长、3050mm轴距)、豪华配置和智能科技,打造出的是一台"拥有旅行车造型,内核却是全场景豪华"的产品。其目标用户不仅是旅行车爱好者,更是那些在30万-40万元价位区间寻求差异化、科技感与实用性的新能源消费者。这种产品定位策略既降低了市场教育成本,又扩大了潜在用户群体,确实提高了商业成功的可能性。
官方公布的订单信息显示,在上市发布会之前,享界S9T的累计小订量已经突破4万台,在新车上市后的1个小时,大定订单就突破了5000台,市场反响超越不少业内人士的预期。
极狐守正,享界出奇?
对北汽新能源而言,目前旗下已经拥有极狐(ARCFOX)和享界(STELATO )两大品牌。
极狐更早推出,主打自研技术与传统制造底蕴,旗下车型如极狐阿尔法S、阿尔法T等已在市场上销售多年,虽然在产品品质和技术实力上有一定的积累,但在品牌影响力、营销能力和渠道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导致其销量始终未能真正突破瓶颈。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新能源市场中,虽然已经采用过售价上的让利策略,但月均销量只是徘徊在万辆上下,也只能说是表现平平。
享界作为北汽和华为深度合作的落地品牌,从首款车型S9(轿车)到如今的S9T(旅行车),均全面采用华为提供的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驱系统等核心技术支持,曾连续交出过月销超3000辆的成绩,一度成为国内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细分市场上的销冠,已经为享界品牌证明过华为赋能的强劲势头,而刚刚上市的S9T,更是展现出了进一步引领品牌实现市场爆发的苗头。
可以这么说,享界品牌拥有让人期待的未来前景,这和极狐的市场表现对比鲜明,充分体现了深度合作华为,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吸引力方面的巨大价值。张建勇在发布会上也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200亿元,用于享界品牌的技术研发、制造升级与渠道建设,进一步强化"华为科技+北汽制造"的融合模式。
从资源分配角度看,北汽对享界的投入已经明显倾斜,反映出的是公司战略重心的转移。根据北汽集团的计划,享界品牌将拥有专属团队、专属研发资源、专属制造与供应链体系、专属双质检体系和专属渠道网络,这种全方位的支持体现了北汽对该品牌的高度重视。相比之下,极狐品牌需要做的更多是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在定位上与享界形成差异化,避免内部竞争。
这种双品牌战略也反映出了传统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普遍困境:自主转型速度慢、效果不确定,与科技公司合作,还要担心失去主导权。北汽通过极狐和享界不同的品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种矛盾——极狐代表自主发展路径,享界代表合作创新路径。这种双轨并行的策略,既保证了短期市场竞争力,又为长期发展保留了自主性,是一种较为稳妥的转型策略。
然而,双品牌战略也面临挑战。首先是资源分配问题,如何平衡两个品牌的投入,避免此消彼长;其次是品牌差异化问题,需要让极狐和享界一直保持清晰的区别,避免内部竞争;最后是协同效应问题,如何实现两个品牌在研发、制造、供应链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效率,也是更合理利用资源的不二之选,而这些问题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北汽新能源业务未来的整体竞争力。
享界S9T的发布不仅是单一车型的上市,更是华为与北汽合作模式的升级标志。双方从初期的技术供应关系,逐步发展为"车企+华为科技全生态"的战略共同体。
北汽和华为的合作模式,展示了一种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合作的新范式,既不是简单的供应关系,也不是代工模式,而是深度融合的战略共同体。在这种模式下,华为提供智能技术和品牌赋能,北汽提供制造能力和供应链支持,双方各展所长,形成合力。而且这种合作模式为解决传统车企智能化转型难题提供了参考路径。通过与华为合作,北汽能够快速获得领先的智能汽车技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加速产品迭代。
华为通过与多家车企的合作,也构建了庞大的智能汽车生态,正在改写传统汽车行业的价值链和竞争规则。然而,华为的汽车生态其实也会面临挑战和争议。首先是合作模式的可复制性问题,华为如何平衡与多个合作伙伴的关系,避免同质化竞争;其次是主导权问题,在深度合作中,车企也要保持自身特色和主导权,避免沦为代工厂;最后是可持续性问题,当前合作主要依靠华为的技术和品牌赋能,长期来看,车企还需要构建自身的核心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小结: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享界S9T代表了汽车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产品定义从功能导向转向场景导向,竞争焦点从单项技术转向系统能力,企业关系从零和竞争转向生态合作。这种转变要求车企不仅要有强大的产品和技术能力,还要有深刻的用户洞察和灵活的协作能力。
当前企业公布的订单情况,证明了S9T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开局,但最终的市场成功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首先是市场接受度问题,中国消费者对旅行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仍有待提高;其次是竞争压力,同价位的SUV和轿车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产品力不断提升,高端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压力,只会越来越大,S9T如何持续保持热度,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未来,如果S9T能够成功打开新能源旅行车市场,将证明差异化产品定位和与华为深度合作模式的价值,为其他车企提供参考;如果真实的交付成绩不及预期,则可能加剧行业对合作模式和细分市场前景的质疑。
最终,享界S9T和北汽-华为合作模式的价值,还是要交给终端市场来检验。
全球视野,中国声音,快来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