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云网 陆知遥2025-08-06
如果说盛夏一般是汽车市场的传统淡季,那么今年七月则彻底撕掉了这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当各家新能源车企的销量成绩单公之于众,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片祥和,而是一场刺刀见红的排位赛,牌桌上的座次正在被激烈地重塑。
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如今的市场格局变得瑜伽复杂起来:零跑历史性地冲上五万大关,摘下新势力桂冠;而理想汽车则在 i8 上市的同时遭遇到了近年来的最大跌幅。与此同时,华为和小米这两头“跨界巨兽”,正用极具压迫感的销量数字,向所有传统玩家宣告:战争的维度正在改变。
01
新科状元与旧贵族的焦虑
七月新势力阵营的最大变局,莫过于“新王登基”。零跑凭借 50,129 辆的交付成绩,不仅首次突破五万辆大关,更是连续五个月蝉联新势力销冠。这背后,是零跑长期坚持的全栈自研和极致性价比策略,在如今这个消费者愈发看重“质价比”的时代,终于迎来了厚积薄发。
与零跑的意气风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想。理想在七月一共交付了 30, 731 辆,同比下滑近 40%,创下了自 2023 年 2 月以来的最低月度交付记录。官方将此归因于“销售组织架构调整”,但这更像是一次深度调整期所必须承受的“阵痛”。当市场不再仅仅围绕“奶爸车”和增程打转,当纯电的短板亟待补齐,理想这位曾经的“优等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焦虑。而刚刚上市的 i8 能否快速挽回理想在七月的走低局面,也会成为理想在下半年的破局关键。
02
不可阻挡的“跨界”巨头
另一方面,华为和小米依旧非常强势,这种来自外部的、更具颠覆性的力量,也给中国车市带来更多的不同。
鸿蒙智行全系七月交付高达 47,752 辆,距离新势力冠军宝座仅一步之遥。其中,但是问界系列就贡献了超过 4 万辆的销量,依旧是绝对的中流砥柱。但更可怕的是,这还远不是华为的全部实力。一个由问界、享界、尊界等组成的“华为军团”已经成型,其体系化的作战能力和对高端市场的渗透力,让所有对手都无法小觑。
当然,问界一家独大而其他几界不够给力的情况,对华为来说同样是一个隐患,如果想要持续霸榜,集体发力应该还是最好的选择。
另一头,小米汽车则上演了“速度与激情”。他们在七月的交付量历史性突破 3 万台,再次创下交付新高。从发布会的万众瞩目,到交付后的持续热销,小米用无可辩驳的数字证明了其品牌号召力和商业执行力。当雷军的微博评论区被“催产能”的留言淹没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消费电子巨头降维打击汽车行业的生动样本。
03
稳健的中场与“隐藏的舰队”
在头部玩家的激烈厮杀之外,市场的中坚力量同样不容忽视,甚至隐藏着更深层的竞争逻辑。
小鹏汽车已然强势回归,七月交付 36,717 辆,创下历史新高,其中 MONA M03 单月交付破 1.5 万,成功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随着技术标签的重新擦亮,小鹏正稳步走出低谷。
蔚来汽车则在七月交付 21,017 辆,表现稳健。在高端纯电市场,蔚来守住了自己的基本盘,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如何进一步向上突破,仍是李斌需要思考的课题。
极氪与吉利系的“组合拳”现在看起来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极氪品牌七月交付 16,977 辆,这是一个在激烈竞争中相当稳健的数字,守住了高端纯电的阵地。而极氪与领克共同组建的极氪科技七月的总销量更是达到了 44,193 辆,这个“组合拳”的打法,揭示了传统巨头孵化的新品牌与“蔚小理”们完全不同的竞争逻辑。它们并非单打独斗,而是背靠着整个集团的资源、技术和多品牌矩阵在作战,这让它们在持久战中拥有了更强的韧性和回旋余地。
当然,牌桌上还有一个“沉默的巨人”——比亚迪。它在七月月销售 34.43 万辆,依旧是断层式的领先。但同比仅 0.56% 的微弱增幅,也暴露了其在高位增长的瓶颈。当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搏杀,即便是比亚迪,也需要为如何“守擂”而费尽心机。
写在最后:游戏规则,真的变了
总而言之,七月的销量榜单,是市场格局加速演变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早已不是简单的产品对垒。
一个品牌的背后,是技术生态(华为)、是粉丝经济(小米)、是成本控制(零跑),还是用户服务(蔚来),这些综合维度的能力,正在共同决定谁能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活下来,并活得更好。下半场的牌局已经开始,没人敢再松懈。
Ramy
Jaden
全球视野,中国声音,快来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