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 Greg2025-07-03
聚焦·车市销量
丹麦5月新车销量激增23%,电动车引领增长
丹麦5月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23%,成为欧洲表现最强劲的汽车市场之一。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纯电动车型的热销。市场研究机构Dataforce的数据显示,5月丹麦纯电动车销量同比飙升51%,达10,965辆,占据61%的市场份额。其中大众集团旗下斯柯达品牌销量同比暴涨236%,达1,951辆,这主要得益于其紧凑型纯电SUV Elroq的持续热销——该车型已连续两个月蝉联丹麦最畅销车型榜首。
聚焦·产经
7月1日,电动汽车倡导组织电气化联盟(Electrification Coalition)向美国众议院提出呼吁,要求其重新审议美国参议院通过的一项议案。该议案拟于9月30日终止对全新电动汽车销售和租赁车辆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优惠,以及对二手电动汽车的4,000美元税收优惠。
日本首相:美国汽车在日本市场难以打开销路
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2日表示,美国汽车整体上在日本市场难以打开销路,并称日本政府需要与美国商讨如何增加从美国进口汽车的数量。他称,“美国制造的左舵、尺寸庞大且高油耗的汽车在日本没有市场,我们将与美国协商如何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并引入日本,同时兼顾日本的安全标准。”
加拿大总理会见汽车业高管
7月2日上午,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会见汽车行业高管,就美国关税问题及如何保护加拿大汽车供应链免受美加贸易摩擦影响展开讨论。福特加拿大公司、Stellantis加拿大公司和通用加拿大公司的CEO,以及加拿大汽车制造商协会负责人参与了此次会议。与会者探讨了“构建加拿大本土汽车供应链并实现贸易伙伴多元化的必要性”。
聚焦·传统车企新动向
长安汽车计划在欧洲建厂
7月2日,长安汽车欧洲营销、销售及服务负责人Nic Thomas表示,公司正计划在欧洲建立生产基地以支持未来市场拓展,目前已在评估多个选址方案。Thomas称,“公司致力于在欧洲实现本土化生产,服务欧洲市场,我们正在推进本地化生产方案。”Thomas未透露具体建厂时间表,但强调:“我们确信可以达到销售规模目标,因此已进入实质规划阶段。”
沃尔沃汽车6月全球销量下滑12% 纯电动车销量下跌26%
7月2日,沃尔沃汽车公布,受贸易关税和电动汽车需求走弱的影响,其销量连续第四个月下滑。沃尔沃汽车在声明中称,6月其全球销量为62,858辆,同比下降12%,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下降26%,占总销量的22%,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内的电气化汽车总销量下降19%,占总销量的44%。
现代汽车暂时避免因关税涨价
现代汽车北美首席执行官Randy Parker在7月1日与媒体的电话会议中透露,在 “充满挑战”的下半年,保持产品价格亲民是应对市场挑战的关键。尽管有报道称现代汽车可能即将涨价,但该公司尚未因关税问题对产品定价做出任何调整。
现代及捷尼赛思上半年在美销量创新高
现代与捷尼赛思品牌第二季度在美国市场均实现强劲销售表现,得益于多元化动力总成产品矩阵及SUV的旺盛市场需求。第二季度,两大品牌在美国的合计销量达 235,726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0%。其中6月份,尽管销售天数减少,两品牌销量仍同比增长4.5%,达76,525辆。今年上半年,现代品牌在美国的累计销量为439,280辆,同比增幅为9.8%,捷尼赛思上半年销量为37,361辆,增幅达17%。
现代汽车对在欧洲建第三家工厂持开放态度
现代汽车正寻求借助中国电动车在欧洲的增长势头,从西方和日本竞争对手手中夺取市场份额。现代汽车新任欧洲业务负责人Xavier Martinet表示,集团对在欧洲建设第三家工厂持开放态度,以期复制其在美国市场的扩张成就。他称,“我们没有理由成为受中国电动汽车冲击的首个受害者,实际上我们甚至可能从中获益。相比传统燃油车时代,更多电动车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品牌。”
曝比亚迪因特朗普贸易政策搁置墨西哥建厂计划
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及美国总统特朗普贸易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已搁置在墨西哥建设大型工厂的计划。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近日在巴西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仍有意拓展美洲市场,但暂无新投资计划的时间表。
Stellantis任命Tim Kuniskis负责美国品牌、北美市场营销及零售战略
Stellantis近日宣布一项重要人事任命,任命Ram品牌首席执行官Tim Kuniskis兼任集团美国品牌负责人,同时领导北美市场营销与零售战略规划。此外,Stellantis还将重启旗下高性能部门SRT,该部门将由Kuniskis直接领导。他将保留Ram品牌首席执行官一职,现有各品牌首席执行官也将继续负责各自品牌的运营。
丰田品牌第二季度美国销量上涨7.1%
今年第二季度,丰田品牌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7.1%,达到570,546辆;雷克萨斯的销量上涨8.1%至95,421辆,创同期历史新高。尽管公司高管称产量创下新高,但两大品牌仍难以提高向经销商的交付量。
丰田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车辆测试基地
丰田汽车北美公司7月2日宣布,将投资超5,000万美元,在其美国亚利桑那州试验场建设全新车辆及汽车技术测试研发设施。新建工程包括一条5.5英里的椭圆形赛道、一处越野公园、全新操控性测试路面等多项改进设施,大部分建设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完工。此外,丰田还计划筹建一座用于先进驾驶辅助技术研发的未来工厂。
日产因发动机故障将在美国召回逾44.3万辆汽车
7月2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日产汽车将在美国召回443,899辆汽车,原因是发动机存在故障风险。NHTSA称,日产公司发现部分车辆的发动机部件存在潜在制造缺陷,可能导致发动机损坏或完全失效,进而增加车辆碰撞风险。
NHTSA对约29.9万辆Stellantis汽车开启召回调查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7月2日表示,在收到关于换挡拉线衬套故障的投诉后,已对Stellantis约29.9万辆汽车启动召回调查。衬套通常由橡胶制成,用于连接换挡拉线和传动系统,使车辆能够换挡。如果衬套损坏或缺失,车辆可能会意外移动。
聚焦·电动化
特斯拉第二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13%至384,122辆,而去年同期为443,956 辆。其中Model 3轿车和Model Y SUV合计交付373,728辆。Model S轿车、Model X SUV和Cybertruck皮卡合计交付10,394 辆。特斯拉延迟推出平价车型、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争议性的政治立场,以及美国市场的急剧下滑,均导致特斯拉交付量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
特斯拉6月国产车销量迎2025年首次同比增长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6月的出货量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同比增长,这可能受益于其高级驾驶辅助功能获得监管批准。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6月上海工厂交付量达71,599辆(未区分出口与内销),同比微增0.8%,环比增长16%。尽管增幅有限,这一同比转正或标志着特斯拉在华迎来转折点。当前特斯拉正深陷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的激烈竞争中。
受关税影响,Rivian交付量大幅下滑
Rivian汽车7月2日公布,受市场激烈竞争和关税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其第二季度电动汽车交付量大幅下滑,股价随之下跌 3.5%。在截至6月30日的季度内,Rivian交付了10,661辆汽车,同比下滑22.7%。由于该公司正筹备推出2026 款升级版R1T皮卡和R1S SUV,当季产量低于预期,仅生产了5,979辆汽车。
Lucid Q2交付量有所增长,但低于预期
7月2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公布,第二季度交付量为3,309辆,同比增长38%,不过这一数据仍低于华尔街预期,同期产量为3,863辆。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生产6,075辆汽车,实现交付6,418辆。由于消费者受高利率压力影响,转向更便宜的混合动力和燃油汽车,Lucid 旗下价格昂贵的豪华电动车的需求有所疲软。
聚焦·智能化
Moove获12亿美元债务融资用于业务扩张
据知情人士透露,非洲网约车初创公司Moove即将完成12亿美元债务融资,这笔资金将用于与Alphabet旗下Waymo合作部署自动驾驶车队,并推动其在美国市场的扩张。Moove成立于2020年,最初专注于为非洲大型市场的网约车司机提供车辆融资服务。该公司吸引了包括Uber在内的知名投资方。2024年12月,Moove与Waymo达成初步合作协议。
全球视野,中国声音,快来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