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 周晓莺 熊薇2024-11-04
对话 | C Talk栏目主理人、盖世汽车CEO兼资讯总编 周晓莺
撰文 | 盖世汽车编辑 熊薇
近年来,智能化与电气化变革的深入推进,极大丰富了整车应用场景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功能创新诉求,车载显示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汽车人机交互的重要端口,车载显示在过去数年里,得益于终端用户对智能座舱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持续涌现,已经从最初的仪表和中控,拓展到了副驾屏、HUD、后座娱乐屏、流媒体后视镜、智能表面等众多应用领域,呈现显著的多屏化趋势。
不仅如此,伴随着智能座舱各种功能和应用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终端用户对沉浸式座舱体验需求不断提升,车载显示屏越来越大也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
“同样持续升级的,还有行业对创新显示技术的多元化诉求,比如透明显示、高对比度显示、异形显示以及隐藏式显示等,”近日,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旭辉接受盖世汽车CEO周晓莺采访时表示,“因此,我认为接下来几年整个车载显示产业的发展将非常迅猛。”
正是基于这一精准洞察,早在2021年,天马就对公司整体业务进行了一次战略升级,由早期的“1+1+N” 升级为“2+1+N”,即将手机显示、车载显示作为两大核心业务,将IT显示作为快速增长的关键业务,将专业显示、横向细分市场、非显业务、生态拓展等作为增值业务,多管齐下推动天马高质量发展。
其中在车载显示业务领域,天马又进一步划分了传统车显、汽车电子与新能源三个板块,旨在构建对下游车企更精准、全面的服务体系。目前来看,这一战略升级已经取得了不错进展。
在车载显示屏市场,天马基于过去30多年的深耕与积累,无论在核心技术、产品性能、产能规模,还是出货量、市占率等方面,都已经实现了全球领先。汽车电子板块,继2023年上半年正式实现相关产品量产,今年截至目前整体业务也进一步取得了大幅增长。
“未来3-5年,我们预计汽车电子业务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因为我们现在整体业务基数还比较小,”彭旭辉指出,“而新能源板块,我相信业务增速也会和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保持同步。”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核心战略升级,在“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当前整车厂软件能力持续提升,同时行业软硬件分离趋势越来越明显,驱动整车厂纷纷深化直接与面板厂合作的新商业模式,对此天马也在积极推进与整车厂的合作模式变革,以创造更大的产业链价值和企业产值。
“对于天马来讲,我们不仅可以借此机会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还可以通过与车企直接对话,更深入了解终端用户对显示的核心诉求,更好地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彭旭辉表示。
比如,针对汽车显示技术多种路线并存的格局,天马积极开展布局,构建了包括无源、a-Si、LTPS、Oxide、OLED、Micro LED等在内的全栈技术矩阵。在此基础上,天马仍在协同车企持续创新,目标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彭旭辉看来,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身处其中天马要想保持长久竞争力,核心是技术要领先,产品能够引领汽车显示趋势。“所以天马在汽车显示领域投入了很多资源做技术开发和创新,以准确把握市场和客户真实需求,最终反哺技术路线升级,确保我们的产品和技术领先,避免同质化竞争。”彭旭辉指出。
那么,在“2+1+N”战略指引下,天马具体如何深化车载显示业务布局?针对车载显示不同技术路线,天马更看好、聚焦的方向是什么?除了技术领先,天马还将如何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详细内容请见视频。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国显示产业已经从‘缺芯少屏’,做到了全球领先”
周晓莺:您从2006年就加入了天马,作为公司长达18年的一员“老将”,您如何看待天马这些年的发展?
彭旭辉:我当年加入天马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从2006年到现在,过去将近20年的时间,我认为是中国显示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从原来的“缺芯少屏”,到现在中国在显示领域已经做到了全球最领先,尤其在产能占比、出货量等方面,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就我个人而言,也是伴随着天马和整个中国显示产业的发展,一路走到现在。
周晓莺:在显示领域,天马2021年进行了一次战略升级,由 “1+1+N”升级到“2+1+N”,车载业务也从公司转型和增长的关键业务变成两大战略核心业务之一,从“1” 到“2”战略布局改变背后,天马有何思考?
彭旭辉:这次战略升级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基于对车载显示市场趋势的判断,我们认为随着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乘用车单车平均所搭载的屏幕数量会快速增长,从原来不到1块增长到2块,今年有机会进一步增至2.5块,并且后面还会继续增加,比如像车载后视镜也有数字化升级趋势。
另外,车载显示屏的面积也会越来越大,从十年前3.5寸可能就是一块非常大的显示屏,到现在的35寸,接近10倍增长。在此过程中,对创新技术的诉求也会越来越多,比如透明显示、高对比度显示、异形显示以及隐藏式显示等。其中隐藏式屏幕就是我们可以把屏幕做成智能内饰,需要的时候是显示屏,不需要时是高端、美观的内饰,可以让整车空间感更好,用户视觉感受更舒服。
第二,从天马的战略定位来看,我们40余年来始终聚焦在显示领域,并且也是中小尺寸显示领域的龙头企业,而在中小尺寸显示领域,车载显示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市场,所以我们必须要坚守这个阵地。
第三,从技术而言,随着市场智能化诉求不断提升,对显示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一个长跑型赛道,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综合实力。天马基于过去30多年在车载显示领域的深耕,已经具备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和客户基础。
基于这三点,我们觉得天马有能力在车载领域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全方位领先。所以2021年公司在战略定位上对车载业务进行了再升级,目标让相应资源更好地匹配到位。
图片来源:天马
周晓莺:所以您特别看好车载显示的发展?
彭旭辉:不仅仅是我,现在整个行业都非常看好。
周晓莺:这几年随着智能化、电动化发展,中国车企在新技术的开放度和拥抱程度上确实比较靠前,包括对多元化汽车显示屏的追求。我们看到在车载业务中,天马又进一步划分了传统车显、汽车电子与新能源三个板块,是出于什么考虑的?
彭旭辉:我们从80年代末就开始研发汽车显示产品及系统,已经三十多年了,当时主要是简单的显示屏,没有彩色,都是黑白的。后来随着技术发展,显示屏尺寸发生了变化,但我们的定位主要还是Tier2,因为原来汽车仪表基本都是机械式的,有的甚至没有显示屏,当时我们作为面板提供商,没法自己做机械仪表,主要还是通过与机械仪表Tier1合作,把我们的显示屏集成在仪表中提供给整车厂。
后来随着汽车仪表发展,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到现在的全数字化仪表,显示在仪表里的占比已经从原来的辅助角色变成了主导。在此背景下,一些跨国车企纷纷思考如何应对数字仪表的变化和升级,比如是否可以通过缩短产业链长度,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协同效率和安全性,甚至降低综合成本。针对这一趋势,我们积极响应整车厂需求,顺势布局了汽车电子业务。
天马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为客户创造需要的产品,提供想要的价值。在汽车电子领域,天马也是中国大陆最早布局的企业。我们在2016年就响应车企需求组建了相关团队,经过数年研发布局,2023年上半年正式在头部车企中实现了汽车电子整机量产交付。
汽车电子跟车载显示明显不同,虽然都是显示屏,但车载显示不带系统,类比台式电脑相当于我们只做显示器里的显示屏幕。而汽车电子则需要交给整车厂一个完整的产品,车企可以直接装到车上,这对整个团队的能力要求和供应链配套能力都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汽车电子事业部。
周晓莺:新能源呢?
彭旭辉:新能源是另一个故事了。现在新能源汽车最高歌猛进的市场还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显示屏的诉求相较于传统汽车,我觉得有两个明显差异:第一,电气化程度确实比传统燃油车高很多,第二,智能化程度也高很多。
另外,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布局新能源汽车时,在整体思维和造车模式上也会有一些差异。早些年传统车企的开发周期,在显示屏领域一般不会少于12个月,18个月是比较正常的,开发周期相对较长。而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更好地趋向消费电子的逻辑和思维,对团队的快速响应需求也更高。因此,我们也成立了专门的队伍,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客户提供相关服务。
整体来看,天马的三个车载业务并不是公司主观划分的,而是根据汽车显示产业链不同阶段发展进行的战略拓展,以便更好地响应客户需求。
周晓莺:所以天马虽然是个大公司,但是也很灵活对吗?
彭旭辉:我认为还是比较灵活的,天马的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产能建设以及新的工厂和技术迭代,都是根据我们对市场、客户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来配置的。
周晓莺:对于刚刚讲的这三大板块,您对它们未来的成长性有何预判?
彭旭辉:我认为车载显示未来几年都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个发展不仅仅指单车所搭载的屏幕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汽车所搭载的屏幕平均尺寸也会进一步增大,屏幕增大意味着显示面积也会同步增加。而对于显示企业而言,显示面积和产能是可以直接划等号的,所以我觉得接下来整个车载显示产业的发展会非常迅猛。
具体到天马的三大业务板块,显示屏幕还是我们的基本盘,也是天马最核心的能力——不管对于汽车电子还是新能源业务,也不管从技术、业务规模还是客户群体而言。因此,接下来我们主要还是围绕汽车显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技术创新,包括开展Micro LED下一代显示技术开发,以及相关的产能建设,坚持把车载显示这个核心业务单元做好。
至于汽车电子和新能源,我认为未来都会蓬勃发展,尤其对于天马来讲,随着汽车电气化、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一定会对屏幕有很多新诉求,这意味着我们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大。具体到汽车电子方面,自2023年上半年正式量产,今年截至目前整体业务已经实现了大幅增长。预计未来3-5年,将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因为我们现在整体业务基数还比较小。
而新能源板块,我相信业务增速也会和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保持同步。天马在汽车显示领域,无论出货量、市占率,还是在核心技术、产品性能、交付质量、产能规模以及交付稳定性等方面,都已经实现了全球领先。基于此,我相信我们的汽车电子和新能源业务,将来也一定会实现全球领先。
“相较于手机,车载显示更追求高稳定性”
周晓莺:您提到了很多次技术,能不能讲讲当前汽车显示领域一些主要的技术趋势,以及应用节拍?
彭旭辉:从当前来看,汽车显示正处于多种技术路线并存的局面,其中最主流的车载显示技术还是TFT-LCD,而TFT技术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非晶硅TFT(a-Si TFT)、低温多晶硅TFT(LTPS TFT)以及氧化物TFT(Oxide TFT)。
在此基础上,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OLED也开始在车内广泛应用,对此天马投入了很多资源进行新形态显示技术研发,旨在将动态弯曲柔性OLED显示带入车内,进一步拓展车载显示屏的应用场景。比如在不需要显示的时候,屏幕可以和内饰融为一体,在需要显示的时候,屏幕可以立起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另外,还可以做成卷曲屏幕,给予用户更出色的空间体验。
除此之外,天马也在探索如何围绕内饰,让汽车空间和视觉感受回到没有这么多车载显示屏的时候。为此天马研发了ACRUS局部调光技术,可以实现超高对比度和真实黑显示效果,让屏幕底色的黑度和边框一致。我们还可以通过Mini LED提升整体显示效果,让画面更加鲜艳,立体感更出色。而通过Micro LED,则可以实现透明显示、无缝拼接的任意形状显示,甚至基于隐藏式显示的智能内饰,打造更具空间感的车内体验。
周晓莺:针对这么多技术路线,天马更看好、聚焦的技术方向是什么?
彭旭辉:刚才提到的TFT-LCD,包括a-Si TFT-LCD和LTPS TFT-LCD,是天马目前出货量最大的产品。其中在LTPS TFT-LCD、Mini LED以及Micro LED车载显示领域,天马现在都已经处于全球领先。
至于下一代显示技术,我们一方面是重点推进Micro LED研发和量产,为此天马已经建成了一条全制程Micro LED生产线。我们也会聚焦在车载显示上,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真正在汽车领域实现这项技术商业化。
另一方面,我们也会进一步聚焦柔性OLED,探索如何让更多不同形态的屏幕应用到车内。平时在跟车企交流的时候,大家都在想方设法提各种创新点,目标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周晓莺:您刚才描述的各种屏幕应用,不管是显性的大屏化、隐形化,还是对显示技术各种新的诉求,是不是都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现在显示屏技术还没有进入最终的定型阶段?
彭旭辉:也不能完全这样讲,因为技术始终都是不断迭代的,总会有更好的技术出现,不管在显示效果、功耗还是形态上,肯定会越来越好,这是源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导致对创新显示技术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
现在对于汽车显示来说,我认为不存在没有定性的说法,每个时期都有适合这一时期的技术或者产品,我认为现在汽车显示已经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比较稳定的产业,像手机也是一样。只不过说,随着用户诉求提升,创新技术会越来越多,最终一定会有新的技术和产品出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感受。
周晓莺:您提到手机,我觉得现在手机也在卷屏幕,从天马接到车企的需求来看,您觉得后面汽车会不会像手机一样,在屏幕造型、性能和应用等方面也越来越趋同,还是更趋于差异化?
彭旭辉:手机显示跟汽车显示还是有明显的不一样,虽然很多新技术应用是从手机开始的,但是汽车对于显示技术的追求其实不像手机这么强烈,反而稳定更重要。
这个“稳定”包括几个维度:第一,供应要稳定,因为汽车的生命周期比手机长很多,这需要能够保障长周期的供应,而不是车还在卖,但对应的技术和产品由于升级迭代无法持续供应;第二,交付要稳定;第三,产品品质稳定,在品质上一定要追求极致,甚至是满足0 PPM要求。因为汽车显示,尤其是仪表显示还意味着安全,一旦驾驶过程中出现花屏或者黑屏等情况,对驾驶安全会带来显著影响。
另外还有可靠度的稳定性,也十分重要。众所周知汽车的运行环境十分复杂,夏季高温,冬季严寒,还有各种路况下的强烈震动,都对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厦门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 ;图片来源:天马
“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对市场趋势和终端需求准确判断”
周晓莺:除了技术路线多样化,我们还注意到,在车载显示领域当前整车厂正持续深化直接与面板厂合作的新商业模式,这是不是也给天马带来了很多新的商业机会?
彭旭辉:这是肯定的。随着数字仪表,包括车内其他各种显示屏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车企都开始思考如何把价值创造更多地给到面板企业,对于天马来讲,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原来我们的产品只是简单的模组,现在还有系统、机壳、接口等,这背后产品的附加值是显著增加的。
不仅如此,显示产业链缩短也更有助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通过与车企直接对话,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终端用户对显示的核心诉求,从而帮助天马在显示技术创新过程中,更贴近用户的真实诉求。
总体而言,当前显示产业链的变化,对天马而言意味着更显著的发展空间,不管是我们的价值创造还是产值,都将显著增加。
周晓莺:这两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仅新车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行业对极致性价比的追求也十分强烈,这对供应链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天马作为一家集团型公司,如何在市场份额、利润、研发等方面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
彭旭辉:首先还是技术要领先,产品能够引领汽车显示趋势,这意味着创新将至关重要。所以天马在汽车显示领域投入了很多资源做技术开发和创新,以准确把握市场和客户的真实需求,最终反哺技术路线升级,确保我们的产品和技术领先,避免同质化竞争。
其次,虽然现在汽车产业玩家众多,但门槛还是存在的,毕竟一辆车并不便宜,生命周期还比较长,而且对品质要求也非常高。尤其是品质,从产品设计到选材用料,再到工艺制程管理,需要全链条把控,如果没有长时间磨炼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产品开发体系以及品控体系,很难满足汽车行业的高标准要求,所以天马也会将品质作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希望大家一提到汽车屏幕,就是天马的显示屏,就意味着高品质。
再者,还有稳定的交付。众所周知汽车生产线非常复杂,如果因为某一颗料的供应短缺导致生产线停滞,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带来的损失也非常巨大,这不仅仅指整车厂的成本浪费,更重要的是可能由于错过上市影响了销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了那么多产线,比如新的G8.6产线,就是希望为客户提供稳定、长周期的交付保障。
周晓莺:技术创新大家经常讲,但真的要做好很难,天马在这方面有什么独到经验吗?
彭旭辉:我认为这里面一个最核心的能力,反而不是技术创新本身,而是对市场趋势和终端用户需求的准确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技术路线图。
其实从技术路线图到把技术开发出来,很多企业只要有足够的定力和资源投入都可以成功。但如果一家企业已经从跟随走向了引领行业,这个时候必须自己去判断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很难实现技术领先。因为技术领先不是单纯的技术上领先,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终端用户对未来产品的诉求。
周晓莺:可能有些公司觉得,自己的技术很好但没有人用,这其实就陷入了另一个迷思,就是没有意识到好技术应该能够赋能消费者。
彭旭辉:因为我们是卖产品和服务,不是卖技术,再先进的技术也要转换成有市场、有需求的产品。而且技术开发具备一定周期,做产品开发还需有前瞻性,如果终端用户需求已经存在,再去做技术开发,肯定晚了。
那么前瞻性怎么来?源自对市场和终端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与判断。天马在中小尺寸显示领域历经40余年的深耕,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非常强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中小尺寸显示屏都是客制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未来用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周晓莺:天马的车企客户分布很广泛,既有跨国车企也有本土车企,这个反过来是不是能够对我们响应不同市场的需求,起到正向的协同作用?
彭旭辉:是的,但我觉得并不显著,因为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产业。
“天马未来五年,将是更加快速发展的五年”
周晓莺: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出海成了行业普遍共识,但其实天马早在90年代就已经出海,能否讲讲天马当时和现阶段对于海外市场的判断与选择?
彭旭辉:天马80年代末开始做汽车显示,当时主要面向欧美、日本等海外市场,因为那时中国汽车工业比较薄弱,主阵地还是海外。后来虽然国内也出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本土企业,包括通过与外资品牌合作,成立一些合资公司,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便是合资品牌,对显示技术和产品的需求还是以外资方为主导。
换言之,我们最开始做汽车显示,是因为本身市场和需求就在海外,而不是为了出海而出海。天马很早就布局了海外团队,我们在30年前就涉足美国市场,后续成立了美国天马,20年前就有了欧洲天马。我觉得对于本土企业来说,这么早就有这种“走出去”眼光很难得。
现在回顾起来,我认为一方面天马的历任负责人都非常有魄力、有眼光和前瞻性,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市场诉求的精准洞察,因为一开始需求就在海外,所以我们必须在海外布局。
周晓莺:对于现在还想或正准备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彭旭辉:很难说有什么好的建议,因为天马的发展有时代特点。现在对我们而言,海外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在公司汽车显示业务里,仍然占主导地位。当然,天马也在逐步加大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资源投入,因为现阶段全球汽车工业的增速,主要还是来自新能源汽车,而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的区域又是中国大陆。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有了二三十年前欧美和日本车企对天马的锤炼,包括他们对品质和稳定交付的严苛诉求,才让天马具备非常出色的服务汽车产业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在5-10年前又加大了国内布局。所以天马跟很多国内车企相比正好反过来,我们是先海外,再国内。
周晓莺:如果往后看五年,您对天马的发展有何期待?
彭旭辉:我认为天马未来五年,会是一个更加快速发展的五年。因为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布局了很多新产能,包括一些新技术。未来五年内,这些新建产能和新技术会陆陆续续释放,转换为产品和交付,提供给客户。基于此,我们的产值和规模肯定也会快速增加。
总体而言,天马会继续夯实已有行业地位,我们在汽车显示、工业、医疗等领域都已经实现全球领先。未来5年内,天马在很多细分市场将继续强化领先地位。
具体到汽车显示,伴随智能化快速发展,我认为乘用车一定会成为人类的“第三生活空间”,随着驾驶员的精力逐步被智能驾驶释放,必定会有更多的人机交互诉求。因此随着智能驾驶越来越普及,越来越进步,汽车作为人类“第三生活空间”对显示的诉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不仅仅指显示的面积和数量,还包括对显示性能和技术创新的需求都会提升,这将给天马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
“天马是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提供很多发展机会”
周晓莺:您是一位“80后”,特别年轻的掌门人,平时您怎么分配您的精力和时间?
彭旭辉: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工作上,因为显示产业还是一个充分竞争的产业,技术和产品也是日新月异,需要聚精会神去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然后现在整个公司规模也越来越大,会有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所以我比较多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
周晓莺:您觉得作为董事长,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
彭旭辉:首先,整个公司的战略定位至关重要,这是公司资源配置最核心的指挥棒;其次,是整个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夯实,如果没有构建核心竞争力,即便战略选择再正确,也很难执行到位;再者,就是公司的文化和人才建设,我认为这三个是我当前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
周晓莺:您进天马是从工程师开始做起,后来一直做到董事长,能谈谈这一路的经历吗?
彭旭辉:我觉得天马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不光我这样认为,很多天马人都这样认为,因为它能给年轻员工,尤其是很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提供非常好的发展机会。而且公司也非常开放,只要你愿意且努力,一定可以学到很多。
我加入公司的时候,正是显示产业快速发展的时候,所以有很多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脚踏实地,足够勤奋,并且勇于追求卓越,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同时获得更大的发展平台,成长就是这么来的。
我一毕业就来到天马,没有换过公司,其实在天马待了超过30年的大有人在。从这一点来说,天马也是一个凝聚力非常强的企业,并且愿意为员工提供非常好的发展平台。我们核心价值观里有一条是,我们愿意为有意愿、有能力的员工提供发展平台。我觉得,只有很好的公司、很好的平台,才会有快速的成长和发展。
周晓莺:个人持续竞争力的打造,您觉得应该靠什么?
彭旭辉:首先,要脚踏实地,勇于承担,因为机会是很多的,你愿不愿意拼尽全力去担当,脚踏实地把每一次任务做好,把握每一个机遇,这个非常重要;其次,要保持非常强的好奇心和学习意愿,因为不管显示还是其他产业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的,没有绝对权威,如果没有充分的好奇心和较强的学习驱动力以及能力,很难跟上产业发展和技术迭代步伐。
周晓莺:您有遇到过很大的挫折吗?压力大的时候,有什么好的解压方式吗?
彭旭辉:压力大的时候睡觉,我觉得一个好的睡眠能力也是很强的核心竞争力。我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都不会影响睡觉,先睡一觉再说,也许一个很好的休息,心态就调整过来了。
周晓莺: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进入职场后,因为时代背景或者其他各种原因,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迷茫期,抛开这些因素,您觉得个体的奋斗是不是也很重要?
彭旭辉:非常重要,平台和个体的奋斗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个人奋斗就没有杠杆,但再好的平台,如果没有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也是枉然。很多成长都是通过完成一个一个难关获得的,机会是给愿意担当和敢于挑战的人的,只要敢去挑战,遇到问题敢于迎难而上,很多时候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办法不是准备充分了才有,更多是在努力当中出来的。
向天歌
全球视野,中国声音,快来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