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能源销量盘点: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
+关注

车业杂谈2019-08-20

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盘点。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0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7.2%和47.5%,同比分别下降6.9%和4.7%。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6.5万辆,同比下降4.8%;销售6.1万辆,同比增长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销数据分别为2.0万辆和1.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3.2%和20.6%。除了纯电动汽车销量出现同比小幅增长外,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跌势明显,这也新能源汽车市场多年高增长后,首次出现负增长。

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

7月的跌势其实业内早已预见。一方面,六、七月往往是汽车销量淡季,市场消费潜力本就不高。可是因为部分地区国六排放标准的提前实施,“去库存”给车市带来了一波逆市增长,一定程度上提前消耗了市场的消费潜力。

另一方面,补贴的退坡或是7月出现负增长的最大原因。以一辆续航4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为例,6月25日前购车可享5万国补和2.5万地补,而此后购买则仅有2.5万的国补。也就是说7月份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不少。虽然有不少车企提出了不涨价的销售策略,但是厂家承压的同时,终端的优惠却是明显的减少了。

再者,近期纯电动汽车自燃频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消费热情。所以,随着补贴退坡,车企挤破脑袋降低成本的同时,安全一定要当作重中之重。

7月下跌是意料之中,但意料之外的是北汽新能源销量达到了12509辆,实现了78%的同比增长。其中,北汽新能源的EU5车型在7月售出8719辆,成为当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一。北汽新能源的逆市增长除了其出色的产品力,与其提出的“车电分离”方案也有关系。在后补贴时代,“车电分离”可以大幅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这也为北汽新能源在共享出行领域领域带来不少大额订单。不过,换电技术能否在未来行之有效,还得经过时间来考验。

自主、合资展开贴身肉搏

在这几年国家的大力补贴下,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占据了不少的市场份额。而随着补贴的退坡,自主新能源车型的价格优势不再,那么自主与合资将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

近日,上汽大众宣布旗下首款量产纯电动轿车e-Laivda朗逸纯电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15.89万元。新车基于朗逸“油改电”而来,工信部综合续航里程为278km。虽然其续航较自主产品没什么优势,但是朗逸纯电的综合电耗仅为13.2kWh/100km,在同级别车型中还是很有优势。另一方面其预售价比燃油版朗逸两厢的顶配价格还要便宜,再加上大众的金字招牌,相信上市后会给自主品牌带来一定冲击。

除了“中国的大众”,不少合资品牌也纷纷向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起了冲击。比如通用推出了别克VELITE 6,起亚的全新一代K3也推出了插电式混动版本,福特在中国的首款纯电动SUV领界EV也即将上市。而“两田”在增程式混动领域,早已混得风生水起。随着补贴的进一步退坡,自主、合资的一场贴身肉搏已再所难免。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市场会走向何方?

我们可以看到,级别达到紧凑型或以上的自主的新能源车型,续航里程往往达到了400km以上,部分新车甚至超过了500km。而反观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朗逸纯电为278km,别克VELITE 6也仅有301km,是合资车企技术不行吗?其实,这或许是新能源市场发展的一种趋势。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有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能源的消耗并不会影响车重。也就是说,不管你是100%的电量还是0%的电量,电池的重量并不会发生变化。而为了达到更高的续航里程,必须采用容量更大的电池组,也意味着车重的增加,这无疑会给综合电耗带来影响。

未来,随着充电设施的完善,或许车企将不再一味地追求续航里程。因为新能源汽车推出的初衷是“节能减排”,当人们不再续航焦虑时,节能显然要比长续航更重要了。就像刚开始,大家会希望自己的车有个大油箱,而到了现在,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车更省油。随着后补贴时代的竞争加剧,随着消费者趋于理性,相信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方向也会慢慢变化。

马云曾经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会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而大部分人死在了明天晚上。”这句话非常适合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的退坡给车企们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撑下去了,才有机会看到后天的朝阳。

评论
盖世汽车APP

全球视野,中国声音,快来体验吧